时间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审务公开 > 法院工作报告
2017年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法院人大报告
分享到:
  发布时间:2018-02-27 15:29:34 打印 字号: | |

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法院 

工作报告 

 

——2017年12月24日在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

 

区人民法院院长 邵浩鹏 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。

2017年,区法院在区委的领导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,在区政府、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目标,坚持“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”工作主线,加强司法管理,深化司法改革,规范执法办案,推进队伍建设,在巩固中求提高,在创新中求发展,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,为全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。

一、加强审判执行工作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 

2017年,我院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,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,截至11月末共受理各类案件11228件,审结7797件,审限内结案率98.11%。员额法官人均收案320.8件,人均结案222.77件。

(一)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,促进和谐稳定 

2017年受理各类刑事案件515件,审结457件。在刑事审判工作中,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;不断完善量刑规范化制度建设,切实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坚持教育为主、惩戒为辅的原则,做好青少年犯罪预防、矫正感化工作,积极探索青少年犯罪的防控体系,推动综合治理创新发展。 

(二)调判结合保障合法权益,服务社会民生 

按照“调解优先、调判结合”原则,有效处理涉民生案件,促进社会和谐。截至2017年11月末,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7205件,审结5568件,结案率为77.28%。审结的案件中,经调解结案1002件、撤诉结案981件,有效的化解了社会矛盾,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,为维护和稳定全区经济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。 

(三)稳妥化解行政非诉争议,规范行政行为 

受理行政案件172件,审结146件,同比分别减少72%和70%。在行政诉讼中,贯彻最高人民法院《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权的若干意见》,简化立案程序,切实解决行政诉讼“告状难”问题。运用协调、疏导、释明等多种方式,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有效途径实现权利救济。 

(四)灵活运用多项司法措施,提升执行效果 

受理各类执行案件3336件,执结案件1626件。以执行指挥中心为依托,进一步完善执行信息查询、执行案件调度和案件执行联动三大平台建设,提高执行到位率;对不动产执行查封后“管控难、变现难、周期长”的问题,推进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建设,努力实现司法资源的成果转化;加大执行惩戒力度,发挥失信者“黑名单”、限制高消费等制度的作用,将1036人纳入失信“黑名单”,公开曝光,有138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。 

(五)创新信访接待工作格局,化解矛盾纠纷 

涉诉信访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院建立了以立案庭为职能部门,全院各部门协调配合、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模式。今年来,共处理群众来信、来访162件(次),同比下降了30%,现已解决156件,化解率达96%,信访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,在今年“十九大”期间我院未发生集体访、非访案件,在此期间在最高院未有信访登记案件,圆满的完成了维稳工作。

二、落实司法为民宗旨,全力服务保障民生

(一)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,实现解民之忧

 我院以“规划至村、帮扶到户”为原则,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,一年来对伯都乡蔡家村16户34人提供扶贫资金和物资,实现脱贫9户22人;同时围绕抗震救灾工作,向困难群众提供房屋修缮资金6万元,并帮助进行危房重建2栋,有力的贯彻了中央扶贫政策,切实做到精准扶贫。

(二)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,实现立案便民

完善立案大厅设施,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;丰富窗口服务功能,打造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;实现诉讼服务中心与互联网诉讼服务平台对接,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诉讼服务;利用12368短信服务平台,向当事人发送办案环节的信息;为方便当事人诉讼,加强对当事人立案材料一次性告知的规范化指引,99%的案件当日立案,做到了有案必立,有诉必理。

(三)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,实现科技便民

我院积极构建全要素集约化信息网络体系、全业务全流程融合应用体系以及全方位信息资源服务体系,推进智慧法院建设,提供坚强的信息化基础支撑。推进“互联网+阳光司法”,促进法院工作公开透明便民,使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司法获得感。

(四)创新思路设立家事法庭,实现服务便民

充分结合发展实际,我院创设了家事审判法庭。转变审判理念,不断增强司法柔性和情感治愈性,在婚姻、抚养、继承等家事纠纷审理中充分贯彻司法便民原则,体现了家事审判保障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妇女合法权益的宗旨。新型审判场所的建立,更能突出家事审判文化,营造家庭和谐氛围。

三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,打造专业审判

(一)深化司法配套改革,加快提升司法专业能力

作为全省司法改革试点法院之一,我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初步完成,为进一步加快员额制相关的配套改革,对于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也将进行专项的分类管理,全面加强法官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建设。

(二)明晰司法责任制度,全面优化审判运行机制

建立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,实现扁平化管理,加快新型专业化审判团队建设,突出员额法官的核心地位;改革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;建立符合司法运行规律的考评机制,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模式。

(三)充分做好人权保障,推进刑事诉讼制度改革

积极探索案件繁简分流,开展远程视频审判方式;落实证人出庭制度,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,实现了罪刑相适应、罪刑法定及人权保障的司法理念,切实通过审判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

(四)打造多元化解纠纷,实现多部门联动新格局  

 坚持预防为主、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,构建党委领导、法院主导、多元联动的纠纷化解模式。在四个街道矛盾调处中心,派驻法官参与调解,创新诉讼服务,强化诉前衔接。整合社会资源,建立了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“三位一体”的大调解格局。

四、坚定职业信仰,加强法院队伍建设

(一)强化教育培训,提升干警综合素质

联系实际,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,端正干警意识形态,形成正确思想引领,通过组织开展“两学一做”、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等活动,教育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。2017年,我院法官、干警累计参加各种业务培训4批385人次,提高了我院干警队伍综合素质能力。

(二)坚持从严治院,加强司法廉洁建设

强化党组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,做到主动担责、带头尽责、严肃追责。严格落实“一岗双责”、“一案双查”责任制,扎实开展廉洁司法主题教育活动。持续开展审务督查活动,通过案件评查、信访投诉、日常督查等途径主动发现问题、处理问题。切实加强廉政警示教育,通过通报违法案例、观看警示影片、聆听廉政报告、撰写廉政心得等举措,提高廉洁司法意识,营造崇廉重廉氛围。

(三)凝聚法律信仰,大力弘扬法治文化

打造一厅一廊法治名言、警句,激励干警;建立院史展室及阅览室,凝聚斗志、坚定信仰;建立法官宣誓制度,尊重职责、坚守使命;坚持开展“四走进”活动,法官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军营举办法制讲座活动,普及法律知识,增强群众法律意识。

五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

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,自觉把审执工作置于人大监督之下。畅通监督渠道,加强代表、委员联络工作,认真听取代表、委员意见建议,推进法院科学发展。

各位代表,过去一年,我院取得的成绩,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,得益于区人大、区政协的有力监督,得益于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。在此,我代表全院干警向区委、区人大、区政府、区政协及全区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!

区法院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:案件数量持续增长,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;审执工作质效有待于进一步提高,司法为民的工作作风与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;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拓展。对此,我们将努力采取措施,积极加以解决。

各位代表,区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区委部署要求和本次大会的决议,凝心聚力、开拓创新、扎实工作,进一步增强司法服务大局的能动性和有效性,充分发挥审判职能,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及建设繁荣、活力、宜居、共享、和谐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作出新的贡献。

 

   

   

责任编辑:王海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