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加强诉源治理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、前端化解,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局,组织10余名法官下沉网格,走进乡镇、社区,最大限度发挥好在基层社会治理、服务乡村振兴、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,形成诉源解纷第一线的阵地优势,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宁江法院人民法庭法官下沉乡镇、街道一级综治网格,充分发挥网格法官的专业优势,加强对基层调解工作的指导,加大对多元解纷工作的推进,并与乡镇、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协调合作,使司法审判工作更加贴近群众、贴近基层,切实做到司法为民。
各人民法庭积极发挥联动办案优势,依据个案实际情况,在辖区乡镇,邀请当地政府、派出所、司法所、综治办、村委会联合办案,并指导当地镇、村调解委员会调解,力争做到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”,受到了当地党委、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宁江法院党员法官纷纷深入包保社区与社区网格员点对点对接,详细了解社区矛盾纠纷情况,交流化解思路,与社区网格合力搭建“网格+党建”平台,畅通联系方式,建立法律服务快速通道,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各人民法庭结合辖区工作实际,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努力做到“矛盾不上交,服务不缺位”。
近日,法庭党员法官与社区党员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。据悉,于某与王某系亲属关系,2011年王某需生意资金周转,多次在于某处借款,经于某多次索要,至今为止王某尚欠借款本金4.7 万元及利息未偿还。承办法官考虑到双方亲戚关系,决定采取调解方式解决纠纷,经过法官的释法明理和语重心长的劝解,双方最终互谅互让、达成调解协议,不仅消除了长久以来的隔阂,双方亲情也得以重拾。
网格法官主动加强与网格员的沟通联系和协同配合,全方位排查摸底网格内的纠纷等隐患,加强对出现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分析研判。对排查出的辖区矛盾纠纷,积极引导当事人适用人民调解、行业调解、律师调解、行政调解等非诉方式进行诉前调解,形成多方参与、多元共治、多点联动的诉前纠纷解决合力,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、解决在网格内。
在处理村级矛盾纠纷中,法庭法官充分发挥矛盾调处的防线作用,通过倾听诉求、耐心调解等方式,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近日,法庭法官成功调解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,据悉被告因自家房檐超过墙界,导致雨水流到原告家,致使原告家墙体被泡,双方就此发生矛盾。从促进邻里之间互谅互让、友好相处的目的出发,承办法官在农户家现场搭设简易法庭,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,讲法理、论情理,不断做双方思想工作,经说服教育、讲解法律,阐明利害关系,最终双方就房屋修复问题达成调解协议,握手言和,困扰两家邻里纠纷的心结也彻底解开。
为提升群众法律意识,减少矛盾纠纷发生,充分发挥网格法官的专业特长,宁江法院通过就地开庭、现场调解、法律咨询等方式推进巡回办案,让法庭流动在群众家门口,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,降低诉讼成本,同时也对周围群众起到很好的普法效果,真正做到审理好一案,教育好一片。
自启动“法官进网格”以来,宁江法院先后开展10余场次普法宣传活动,积极回应群众司法诉求,有效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,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纠纷的发生。
为破解被执行人难找、财产难寻等执行工作的堵点难点,宁江法院充分发挥基层“网格化”服务机制覆盖广、信息全,网格员人熟、地熟、事熟的资源优势,拓宽人民法院查询被执行人下落和财产的渠道,有效提高执行效率,为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提供有力保障。
宁江法院执行局立足辖区实际,依托综治网格,打造“网格执行”工作模式,加强网格法官与网格员的双向互动,建立“网格+协助送达”“网格+查人找物”等机制,全力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
宁江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将法治思维充分融入社会治理,深入开展“法官进网格”工作。通过网格+共治、网格+党建、网格+调解、网格+普法等一系列举措,从“一张网”的构建到“多元共治共享”,把矛盾紧紧吸附在网格,化解在网格,矛盾纠纷化解实现了从“独木桥”到“立交桥”,从“独角戏”到“大合唱”的转变,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,成为宁江法院人“守初心、担使命”的重要载体,也架起了法官干警“服务企业、服务群众、服务基层”的桥梁。